本篇文章1393字,读完约3分钟
(新中国70年)闽东脱贫纪事:走乡村振兴之路
中新社宁德8月7日电题:闽东脱贫纪事:走乡村振兴之路
中新社记者吕巧琴叶茂
福建省宁德市(俗称闽东)寿宁县下党乡村党村位于福建省浙江省交界大山深处。 从村口难忘的下党主题馆到百口食堂,300米以上的村道上店铺林立,游客云集。 村民王光朝的幸福茶馆位于其间,每天接待游客至少有1、20人,多为100人。 光是卖手工制作的茶,年收入就在3万元(人民币,下同)以上。
王光朝说:“希望通过茶馆,把下党的好山好水好茶,给四方的游客带来下党的幸福的味道。”
下村依山而建,当时进村的羊肠小道已经变成了宽阔的沥青路。 村古民居乌瓦黄墙,错落错落,木拱桥横跨溪,形成了廊桥、流水、人家的美景。 游客来到村子里,喝绿豆汤、消暑凉茶、雪糕、鼠曲糍,拍摄下鹅峰桥、文昌阁、饭甑岩等景观。
以前,下党乡没有道路,没有电灯,没有自来水,没有工作岗位,没有财政收入的五无乡,通向四个邻接乡镇需要徒步10多公里。 现在这里道路畅通,村子变美了,村民富裕了。
青山绿水成为下党村的聚宝盆,吸引着外出的村民安静地回归。 年,王培根与4名外出青年一起回村创办农业企业,因地制宜地迅速发展生态养殖业。 他们还吸纳了20多名贫困家庭加入合作社,开展互助合作:村民负责养殖,企业负责按市场价格收购和销售。
据王培根介绍,基地目前养殖400多只黑山羊,年利润可达20余万元。 他们计划将基地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迅速发展观光农业,举办烧羊、篝火晚会。
党的定制茶园、曹坑村的葡萄、杨溪头村的油茶、下屏峰村的脐橙、上党村的高山蔬菜、西山村锥栗下党乡一村一品的格局逐渐形成。 下乡党委书记叶忠强说,下党产业越来越兴旺,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8年的186元增加到年的13066元。
在闽东,福鼎市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也凭借良好的生态资源,走出了既需要老百姓财富又需要生态美的乡村振兴之路。
为中国扶贫第一村福鼎市赤溪村。 吕巧琴摄
一进村,村道两旁连着茶园和果树,从街道到街道的尽头延伸着3、4层有特色的民居。 九鲤溪和下山溪绕村而过,溪水清冽
41岁的村民杜春蓉利用自己的房子盖民宿,开农家乐,丈夫做饭,自己管帐。 她说,来村里旅游的人很多,一年的纯收入十几二十万元,比在外面打工多得多。
为了赤溪村有特色的民居,从街头延伸到街道的尾巴。 吕巧琴摄
看到家乡丰富的林木和山地资源,村民钟烧家乡租客1500亩土地,种植油茶、猕猴桃和珍贵苗木,经营草莓采摘园,开特产购物店,结合乡村旅游,计划销售电商。
由于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村里畲家茶叶店、小吃店、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竹筏漂流、生态农庄、七彩农场、cs野战、蝴蝶谷等生态休闲项目落地开花。
在赤溪村,畲家茶叶店、小吃、民宿鳞次栉比。 吕巧琴摄
作为福鼎太姥山的核心景区之一,将继续结合太姥山大旅游圈快速发展旅游。 红溪村党总支书记杜家住表示,年红溪村接待游客25万人,村民人均纯收入18305元,其中旅游产业收入占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
下乡、赤溪村的幸福变化,不过是闽东摆脱贫困道路的缩影。 作为中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的闽东,30年来累计实现了脱贫77.43万人。 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宁德市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居福建全省首位。 (完)
标题:快讯:闽东脱贫纪事: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地址:http://www.xunleidownload.com/xhxw/13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