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1字,读完约3分钟
今年以来,缓慢降息似乎已经成为世界货币政策的主旋律。 备受瞩目的联邦储备系统是否会下降,也将于本周四揭晓。
在此背景下,我国央行会跟随降息吗? 多位专家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会发生降息操作的大致率,下半年可以进行准操作。
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陶金宏观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央行日前重申货币政策方向,即以我为主。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韧性十足。 在这种情况下,央行的大致率基本不受其他国家的影响,保持一定的力量,适时适度进行比较的逆周期调节,不像以前降息操作的大致率那样发生。
结合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金融数据,中信固收首席分解师明确指出,从量的角度看,无论是m2增速还是社融增速总体稳定,m2增速相当于名义gdp增速,社融增速保持在10%-11%之间。 近几个月来,社融增速整体略有上升。 因为这个量的供给已经足够了。 另一方面,从价格的角度来看,央行公布的第一季度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略有上升,目前市场整体利率分割较大。
因此,在此背景下,人们认为采用价格工具的必要性越来越高。 我国央行也有必要考虑适当降低政策利率,以诱发市场利率整体下降。
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总体呈宽松状态,今年以来波动性较大,这与央行更积极的边际调控无关。 陶金表示,有降级的可能性,但粗略率为定向降级,与中小银行和县域银行准备金率的下降进行比较。
此外,陶金认为,由于央行下半年致力于推进利率市场化事业,公开市场操作将更有效地与信贷市场存款利率挂钩。 这种未来降息并不是中国以前传来的意义上的降息,而是通过银行间市场传导到实体经济的市场化途径,也就是央行不会进行确定的降息操作,因为通过逆周期调节可以达到降息的目的。
中行研究所的王有鑫此前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也持同样意见。 他说,目前国内利率市场主要有四种利率,分别是政策利率、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和公司信用利率。 政策利率很少被采用,公开市场的操作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已经下降,从货币市场利率的角度来看,利率下降已经在进行中。
展望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新网络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国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的主基调,适度保持宽松,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提高预调整微调频率,但不会大水泛滥。 一季度,我国宏观杠杆率上涨明显。 从风险防范的角度来看,也不支持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 当然,存款准备金率还有一定的调整空间,但方向性下降的可能性很大。 关于降低存款基准利率,短期内可能性不高。 更重要的是,应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两条轨道,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的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逐步降低公司融资价格,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标题:快讯:专家预测央行下半年降准可期 将适度进行对比性逆周期调节
地址:http://www.xunleidownload.com/xhcjxw/9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