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78字,读完约8分钟
三农从事这一年
刚下过大雪,河南滑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眼睛新绿,小麦嫩芽一望无际,平坦。 今年,这个全国小麦生产第一县再次迎来粮食大丰收,希望农田又孕育着明年的收成。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中国粮食总产量13277亿斤,比去年增加119亿斤,比历史最高年份增加45亿斤,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
重农号角高亢,乡村振兴正是时候。 中央农业经营主任、农业农村部长韩长赋表示,要着力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坚决守住三农战术后院。
提高农业供应增效作用
农业工作的核心是保供,稳固中国人的饭碗。 从供给数量上看,今年我国粮食产量更加创新,棉油糖生产稳定,果菜茶供给充足。 从供给质量看,各地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稳定优化粮食生产,持续推进结构调整,大力推进绿色快速发展,农业优质快速发展取得新成效。
与灾害作斗争,取得丰收,粮食生产不容易。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感慨地说。 今年,我国战胜了东北局地内涝、华北黄淮夏旱、长江中下游局地夏秋连旱、超强台风利奇马等重大灾害,较有效地减轻了灾害损失。 今年,草地贪婪夜蛾首次入侵我国,一度威胁粮食安全。 各地植物保护部门迅速采取行动,大力防控草地贪婪夜蛾的危害,为争取全年粮食丰收取得主动权。
打动人心的还有猪的供给。 受非洲猪瘟和猪周期等因素的影响,今年猪的生产能力大幅下降。 一次生猪稳产保险为行动在全国各地推广,各部门从财政支持、用地保障、金融保险等方面持续发力。 现在猪的生产变暖了,全国猪的生存栏和可以繁殖的母猪的生存栏都停止了恢复。 农业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王俊勋表示,猪肉供应将增加。 另外,鸟类生产增加,牛羊肉生产情况良好,肉类供应有保障。
不仅供给有保障,质量和效益也日益提高。 一是品种结构的调整。 大豆开局良好,面积增加1380万亩以上。 各地积极快速发展高质量稻谷、强弱筋小麦、高质量食用大豆、双低油菜、高产高糖甘蔗等,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迅速发展青贮玉米等高质量饲料,促进农牧结合,构建粮食营养三维结构。 二是区域结构调整。 许多地方推行适应性种植,适当减少非适宜区种植,东北寒地井灌区和南方重金属污染区水稻减少400万亩左右,地下水超采区和赤霉病多发区小麦减少300万亩左右。
减少不合理的投入品。 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教授张卫峰长期以来关注农业绿色的快速发展,对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进行了跟踪调查。 他介绍说,今年国家在175个县开展果菜茶有机肥代替化肥试验,在600个县开展统一防控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在150个县开展果菜茶全过程绿色防控试验。 目前病虫绿色防控面积超过8亿亩,化肥用量连续3年实现负增长。 年化肥利用率达到39.2%,比去年上升1.4个百分点。 农药利用率为39.8%,比去年上升1个百分点。
让疲惫的耕地喘口气。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耕地轮作休耕试点省份已经从9个增加到17个,试点面积从616万亩扩大到3000万亩。 农业部土壤监测点数据显示,试验区域耕地质量稳步好转,耕地等级稳定上升,生态环境改善,米、小麦等竞争力提高。 黑龙江试点区域主要是绿色品牌,壮大了强势特色的美企品牌,提高了企业品牌效益。 内蒙古阿荣旗将贫困家庭耕地纳入轮作试验,由扶贫农场统一经营,人均实现增收1000多亿。 江苏省将轮作休耕与有机农业相结合,快速发展地方特色产业。
农村改革的蹄很快稳定
11月的一天晚上,50岁的粮食大家李金明看到土地承包关系长期变化的相关信息,完全向在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扎根半生的农民倾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和维护长期不变性的意见》出台后,使亿万农民吃上定心丸,不仅为振兴农村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也为深化农村改革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承包权必须稳定,经营权必须解放。 土地经营权入股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快速发展,使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务院明确的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今年全国土地经营权入股试点取得阶段性效果,从去年的7个省7个县扩大到14个省100多个县。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产业经济室主任刘长全表示,这促使公司获得了长时间稳定的生产经营要素,让农民分享了越来越多的产业链附加值利润,比较有效地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快速发展。
宅基地是农民的另一项重要土地权益。 再过几天,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将正式实施。 新的土地管理法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改变了过去农村土地收归国有进入市场的方式,可以为农民直接增加财产性收入。 法律还下放了宅基地审批权,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充分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
恒产者有恒心。 今年以来,中央农业事务、农业农村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关键环节和要点行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清产核资是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第一步,截至目前,全国已有60.2万个村庄、238万集团完成清产核资,中央明确的今年年底完成清产核资的硬性任务已顺利完成。 从总体上看,目前全国已有26万多人的村庄、18万村民小组完成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认集体成员5亿多人。
目前,到中央要求的2021年基本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时间达到一半,完成多项改革的地方致力于运用改革成果充分利用农村集体资产,如资源开发、房地产租赁、产业带动等多种模式的出现,新时期农村集体经济迅速
让农民的幸福感落地
不是小康,关键是看老乡。 做好扶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术的优先任务。 在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交通扶贫各贫困家庭脱贫的背后,存在着系统工程和硬仗。 国务院扶贫办公室主任刘永富日前表示,预计今年中国脱贫人口将超过1000万,95%以上的贫困人口能够脱贫,90%以上的贫困县可以摘下帽子。
只有产业繁荣,村民们的收入才能稳定增长。 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注册的农民合作社达到220.3万家,家庭农场60万家,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公司8.7万家,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辐射带动1.27亿农户。 据统计,全国67%的脱贫人口首先通过产业带动实现了脱贫。 在产业扶贫的大力推动下,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三季度达到8163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8%,实际增长率比全国农村快1.6个百分点。
要富裕就必须激励农民。 乡村教育高速发展,农民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医疗服务不断完善,农民健康水平大幅提高。 目前,农民自身发生了很大变化,贫困群众开始了新的生活:看病不再困难,93.2%的自然村有卫生站。 不愁上学,89.8%的农户门口建立了小学。 有快速发展的能力,92%的贫困者参与有特色的扶贫产业。 从艰苦的日子到艰苦的日子,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被激发了出来。
要富裕就必须晋升农民。 截至目前,农村各类返乡创新创业者累计超过850万人,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等本乡创新创业者达3100多万人。 目前农村创新创业者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高中和大中专以上学历者占40%,创办实体87%在乡镇以下,成为农村产业快速发展的源头。
用科学技术推进农业,用新农民振兴乡村,中国农业农村正从倚天吃饭的经验模式进入向知天创建的数字时代。 耕作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9%,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水稻机械化水平超过80%,新型职业农民超过1500万人。 不仅如此,集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地面物联网等技术于一体的天空地一体化农情新闻获取方法以及人工智能、5g等技术应用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手机成为农民的新农具,引领着乡村变革。
八百巢湖,烟雾浩瀚,水鸟翔集。 今年1月,全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事业推进当地会在安徽省巢湖市召开。 巢湖市汪桥集村,洁净的溪水横贯村子。 将明渠雨水导入水池,污水通过地下管道,通过解决池后进入污水主管网,导入污水解决站集中净化,水质达标后用于灌溉。 自巢湖市被评为全国农村污水处理示范县(市)以来,村微动力污水解决站不时迎来参观者。
根据《农村生活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的要求,到2009年,我国要实现村庄环境基本清洁有序。 对比农村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各地实施农村生活人居环境整治村清洁行动。 截至目前,全国90%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覆盖84%以上的行政村,近30%的农户生活污水得到解决。 农村生活人居环境的改善让农民的幸福感落地。
标题:快讯:“三农”这一年:粮食产量革新高 生猪生产现回暖
地址:http://www.xunleidownload.com/xhxw/15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