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68字,读完约3分钟
一个日光温室排成一排,顶层覆盖的保温膜很多都被重新更换了,但是半天看不到人经过。 向塑料大棚里一看,天空不仅什么都没有,地上还塞满了不通风的胶卷。 拉开门帘进入塑料大棚,热浪袭人。
南乐县番茄种植面积达1万亩,张果屯镇占一半。 这个城市每年能生产西红柿3000多万斤,产值6000多万元。 虽然是西红柿大量上市的季节,但是记者7月16日访问该町时,没有发现红色火焰收获的景象。
西红柿去哪儿了? 西红柿卖得远,有去上海的,也有去哈尔滨的,还有最远的去新疆喀什的。 这是张果屯镇烟草东村番茄种植户赵来印的回答。
来收购的人知道我家种了三间小屋,量很大,直接去大棚门口下单。 赵来印津津乐道的场景是因为张果屯镇西西红柿喜人的日成交量。 该镇联富果蔬交易市场有3个分拣包装厂和1个保鲜库,高峰期每天有40多辆重型卡车排队运输商品。
谁装车谁先走,是因为这群客人充满了竞争、点餐的热情。 赵来印和老伴早上4点多起床,打开大灯进入小屋采摘4个小时,可以卖2000斤西红柿。 张果屯西红柿的价格和山东寿光差不多。 赵来印自豪地说,在一个大棚里种了一次,纯利润有4万多。
西红柿去哪儿了? 西红柿在扶贫惠农的蔬果小区。 这是烟之东村党支部书记赵战秒的回答。
赵战秒是张果屯镇最先种植番茄的人。 据他介绍,由于大路商品、大宗商品、周转期短等特点,番茄从1994年开始自然成为选择的单品。 快速发展至今,他对番茄利益的笃定,越来越源于产业升级。
张果屯番茄上市的时候,越冷越往北,越热越向南,正好和当地产品有时间差。 夏天的小屋,正好可以在高温的蒸笼里杀死病菌,土壤这么多年没出过问题赵战秒,西红柿的栽培质量有了长足的提高。
十年前,赵战秒联合6名党员和群众成立了联富果蔬栽培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逐步辐射6个村庄,统一品种,统一用药,统一标准,统一企业品牌,统一销售的管理模式,培育无公害标准化栽培,使张果屯番茄通过国家绿色产品认证。 扶贫政策、惠农政策落地落实,大棚规模扩大,累计带动200户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村党组织和合作社理事会的自然和谐,促使合作社党员在实际中工作,走在最前面,使联合财富成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模范社。 以合作社为依托,服务中心、排水、网络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现代化的果蔬园区在张果屯镇形成了气候。
西红柿去哪儿了? 西红柿处于新基地,新模式。 这是张果屯镇市长曹杰英的回答。
在这个城镇的后孙黑村,150多座新的番茄房惊人地新出来:他们更坚固,加上上轮梁又增加了地梁。 更新奇,入口的两个入口宽而窄,中间形成了一个小房子。 而且在现代,拖拉机可以进入货架,货架内还铺设了轨道配置传送带。 更全面,塑料大棚附近的生活区域、宿舍、食堂一应俱全。
这些大棚构成了张果屯町560亩番茄小镇的主体区域,将于今年7月底投放,之后建成番茄育苗厂、研究中心等,成为全国最大的高质量番茄科研基地。
整合南乐县25个行政村的扶贫资金,番茄小镇为1500个贫困家庭持续分红,带动就业1000多人,其中贫困人口300多人。 与河南农业大学的深度合作也将从育种开始,在栽培宣传、订单销售、文化旅游等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带来新气象。
在这里,职业农民想成为模范,作为植物工厂的水果可以吃的西红柿想打造高端蔬果企业品牌,开辟增收的新途径。 曹杰英自信地说。
标题:快讯:西红柿去哪儿了?
地址:http://www.xunleidownload.com/xhxw/13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