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971字,读完约15分钟
图为新型冠状病毒3cl水解酶的高分率晶体结构。 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抗-ncov冠状病毒感染联合紧急攻关小组提供图
这个春节,意想不到的新冠引发的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对老鼠年的向往,不断滚动的疫情广播牵动了每个人的心。
在这场疫情中,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中山大学附属三院感染科副主任林炳亮除参与医务人员外,还通过网络继续科普。 他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这些日子面临的在线咨询最高达到1万人,是平日的几十倍,疫情暴发,很多人对这种疫情和病毒认识不足,不知道该怎么办。
正如一位科学研究者所说,许多人表示强烈担忧,是因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人们连敌人的内情都不清楚。 那么,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我们知道多少呢? 其中,那些问题科学界和医学界达成一致,那些科学知识和医学常识还能帮助人们克服这场疫情吗?
为此,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众多科学家和医生,消除了困惑。
病毒是如何盯上人类的
如果列出所有病毒,据说人类的迅速发展史看起来像天花病毒、甲流病毒、登革热病毒、非典冠状病毒、埃博拉病毒等传染病的斗争历史,夺走了人类许多生命。 直径约10-300纳米之间的微生物,人类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侵入,其表现形式可能是打喷嚏,也可能是身体接触。
病毒会继续进入各种宿主。 这个宿主可以是简单的细菌、细胞,也可以是像人类一样多种复杂的生物。 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仇子龙表示,病毒简单来说就是寄生虫,不依赖其他生物就无法生存和繁殖。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经历吸附、入侵、脱壳、生物合成、组装、释放6个步骤。 首先是吸附,病毒通过识别宿主细胞膜表面特有的受体蛋白分子,以靶细胞为目标。 然后展开入侵,或者以某种方式进入宿主细胞,或者将遗传物质直接注入宿主细胞内。
其次,脱壳、病毒感染性核酸脱蛋白质壳,马不切蹄进行生物合成,根据基因指令通过宿主细胞提供的原料、能量、场所合成病毒核酸和蛋白质。 紧接着组装,新合成的病毒核酸和蛋白质组装成子病毒。 最后释放,子病毒释放到宿主细胞外。
这次袭击的新型冠状病毒,其入侵步骤也是如此。 以初步吸附为例,该病毒识别的是人呼吸道和肺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ace2)。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研究员石正丽团队最近在《自然》杂志上证实了这一点。
到目前为止,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还不够,科学家虽然在一些机制问题上略有进展,但仍有很多临床表现没有找到原因。
新病毒比非典狡猾的地方在哪里?
太狡猾了! 奇怪! 这是林炳亮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最初印象。
他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还不够,科学家在一些机制问题上略有进展,但很多临床表现还没有找到原因。 例如,潜伏期患者具有感染性,无症状患者也具有感染性,有些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持续排毒时间长等,都很狡猾。
目前,科学家根据粪便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粪口传递途径的存在可能引起了观察。 此外,气溶胶传播传播途径存在的可能性也相继受到关注。 林炳亮说,这些都在进行科学研究,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
认识到这一点自然是件好事,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上厕所前后洗手,盖上马桶盖冲水,在小区里检查下水道是否畅通,可以大大减少感染的机会。 林炳亮希望随后通过加强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加深对新冠引起的肺炎和病毒的认知,逐渐揭开奇怪的面纱。
据他介绍,这次疫情迅速发展的速度和传播能力如此之强,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初期流行时,人们对这种新疾病的传播途径认识不足,疫情扩散。 二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存在潜伏期感染和无(轻)症状感染患者,患者无轻微症状,容易漏诊,如何发现这类感染源是疫情防控的一大挑战。 最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作为一种新疾病,人们普遍没有免疫力,导致了疫情流行初期的走向。
然后,引起了另一个问题。 面对新冠病毒的侵袭,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人体如何反击病毒?
一种病毒要侵入人类体内,必须突破许多防线,人体也能发现它的存在,抵抗它,这就是人体的免疫机制。
打喷嚏、咳嗽、咳痰,这些都是免疫细胞与病毒战斗的表现。 中国免疫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副所长黄波告诉记者,尽管人类呼吸系统是与外界相通的开放系统,但该系统自始至终有几个环节,配置免疫细胞再兵防御病毒入侵。
据他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时,如果通过鼻腔和口腔进入人体喉部,气管和更细的支气管将进一步扩大,达到肺泡。 但是,这些病毒每次进入肺泡都会被免疫细胞防御和监视。
具体而言,人体气道表面的大部分细胞含有刷毛等细长纤毛,这些纤毛表面有能够分泌粘液的杯状细胞,这些粘液被病毒包围并依赖纤毛向上推,通过呼吸道从口腔内排出,这是日常说法 当然,咳嗽的痰中也带有很多病毒粒子。
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当患者出现干咳症状时,病毒会突破气管、支气管部位的防线,侵入肺泡,肺泡部位的免疫细胞同样被激活。 黄波表示,这将激活一系列环节的免疫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直接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机体发热。
因此,一旦病毒感染,人类就会有发热症状,成为验证感染的重要指标。
另外,病毒侵入肺泡后,大量肺泡上皮细胞死亡,其释放的死亡物质,会进一步刺激免疫细胞,引起更强的发热反应,具体表现为持续高热。
发热反应其实也是人体的保护机制,温度过高可以抑制病毒复制,而温度上升可以增强免疫细胞的防御能力。 黄波说
除了发热症状外,这次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一部分患者还出现了腹泻等肠胃症状。 黄波说,由于咽喉和食管相连,一些病毒通过咽喉部进入消化道,感染肠上皮细胞,激活肠道免疫反应,从而可能产生相关症状。
无论年轻人的免疫系统功能多么好,不规则的生活习惯、通宵的手机、吸烟、喝酒、旅行的疲劳等,都会引起免疫功能的暂时紊乱,带来可以乘坐病毒的机器。
症状为什么轻重不一样
那么,为什么感染者会有不同的反应症状呢? 答案是每个体内免疫系统的功能是强还是弱。
黄波告诉记者,许多年轻患者之所以出现轻症,是因为肺部上皮细胞状态比较好,对病毒入侵的天然反应迅速有效。 他们的免疫细胞功能完备,良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临床症状和症状可能都非常轻微。
在老年人的情况下,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类的机体功能开始退化,在应对病毒时,干扰素从肺部上皮慢半拍,产生量也变少,从而从免疫细胞释放干扰素,吞噬病毒的能力下降,从而降低人类整体的抗病毒能力
老年人有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时,其免疫系统功能更弱,对病毒的抵抗力更差,更容易感染病毒。 黄波说
目前,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死亡的患者大多是老年人同时患有其他基础疾病。
黄波由于这些患者抗病毒免疫力下降,从鼻腔、咽部到气管、支气管等许多环节,未能有效阻止病毒,侵犯肺泡,损伤共同的肺泡血管壁膜,导致血管内血液进入肺泡,引起缺氧,引起严重病情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年轻人可以放心。
黄波认为,无论年轻人免疫系统功能多么好,不规则的生活习惯,如手机通宵玩耍、抽烟喝酒、旅行劳累等,都会引起免疫功能的暂时紊乱,带来乘坐病毒的机会。
人的症状轻重与入侵病毒的数量有关。 黄波说,如果病毒在短时间内大量侵入体内,即使是健壮的年轻人,其机体免疫系统也可能无法控制住所中的病毒。
这个时候,人类免疫系统最好的辅助攻击药物和疫苗就会出现。
药物开发不着急吗?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迅速发展的严峻形势,各类机构和公司研制或筛选的候选药物疫苗频繁暴露,备受关注。 那么,对于这种病毒,疫苗的预防作用更明显,还是药物治疗效果更好呢?
疫苗处理的是易感人群,集体保护的问题,而药物只是比较患者,是个人。 林炳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长远来看,应以疫苗为主,对疫情的控制和发生至关重要。 但在现阶段,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因此尽早开发或找到比较有效的治疗药物是很重要的。
但是,新药的开发并不容易。
每个人都希望尽快有好药来对付这个突然来之不急的客人,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药物的开发、生产、应用有基本的规则和时间要求。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管丽专门在网上写文章,回应了人们对特效药的殷切期望。
通常,新药的开发从无到有,经过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三部曲,最后可以进入医药市场治疗疾病。
其中,最后一步的临床研究细分为ⅰ期临床试验、ⅱ期临床试验、ⅲ期临床试验和ⅳ期临床研究——药物上市后的四个阶段,详细而言,可以说是荆棘阶段,成功者凤毛麟角。
很多人可能会怀疑,在紧急情况下,不能缩短药物的开发时间和标准吗? 管丽说可以加快研发速度,但必须遵循新药的研发规律。 药物研发是一项周期长、投资高、风险大的系统工程,所有环节都不能有半点差错。
管丽提供一组数据。 创新药从实验室的研究到最终上市可能需要10年。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各大制药企业在一种创新药物上的资金投入,从一开始到研发上市的消费额平均达到20亿美元以上。 从实验室中开发出潜在有效的化合物,最终在临床上明确有效,可以应用于市场药物,在1万个活性化合物的幼苗中,一个化合物有可能最终上市。
难度大,可见一斑。
疫情未暴发的情况下,科研人员从获得实验室可用疫苗到疫苗商用,经历了一年多的漫长过程。
是分离疫苗毒株才迈出第一步的吗?
疫苗的制造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
前几天,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株被分离出来,成为了疫苗的开发可能。 林炳亮说,疫苗通常从开发到最终应用需要很长时间,越快越好。
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是疫苗中的第一两种。 其中,前者顾名思义病毒经过各种解决后毒性减弱,但保存免疫原性,将其接种于人,引起机体免疫反应,从而达到预防作用。 关于灭活疫苗,需要培养一次病毒,完全杀死该病毒,保存其毒株的特征。
这也是科学家在疫情初期,第一时间获得活毒株体的原因之一。 中科院微生物所博士马越表示,由于病原体变异率不同,比较从不同患者中分离出的活毒株也很重要。
但是,即使科学家已经掌握了可以利用的疫苗毒株,从开发到注射防疫也需要很长时间。
据马越介绍,在疫情未暴发的情况下,科研人员从获得实验室可用疫苗到疫苗可以商用,经历了一年多的漫长过程。
疫情发生时,这个时间可能会大幅缩短,或者有绿色通道。 但是,马越先生说,还是需要时间的,科研人员分秒必争,昼夜奋斗,就是要和时间竞争。
理想的抗病毒药物作用于具有病毒增殖周期的一个或几个环节,可以干扰或阻断,不影响宿主细胞的正常代谢。
打败细菌的抗生素为什么不起作用
除病毒外,人类还有敌人的细菌,细菌感染曾经成为人类最大的敌人。 例如,当时被称为黑死病的鼠疫,在三年间使欧洲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 直到抗生素的发现和宣传,人类才抑制了细菌感染的爆发。
对于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也有人提出疑问:既然没有特效药,为什么不能用抗生素治疗? 中科院微生物所科研专家对此表示,抗生素对病毒无效,原因还将从细菌和病毒结构的差异来谈。
细菌有细胞壁,有自己的核酸复印机和核糖体提供了抗生素的机会,抗生素对比这些靶向设计,可以保证杀伤细菌,对人的副作用很小。
因此,病毒没有细胞壁,没有自己的核酸酶和核糖体,所有的功能都必须依赖宿主细胞来完成。 这是因为,即使开发了杀死病毒的抗生素,也在杀死病毒,杀死吸附在病毒上的宿主细胞。
中科院微生物所的科研人员表示,理想的抗病毒药物作用于有病毒增殖周期的或几个环节,干扰或阻断,不影响宿主细胞的正常代谢。
例如,常见药物病毒唑提供了大量的核苷酸类似物,起到了偷梁换柱、失去病毒复制能力、抑制病毒扩增的作用。
科学家警告说,面对病毒的治疗,人类至今还没有发现抗生素那样普遍的特效药,因此积极的治疗往往是动员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对抗病毒,因为只有生物自身才真正知道如何对抗生物。
由于病毒会变异,所以有可能发生二次感染,但是概率非常低。 这是由机体免疫系统的本质和病毒变异的部位决定的。
会二次感染吗?
截至2月9日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确诊35982例,累计治愈出院3281例。 由于疫情持续,这些治疗者有可能再次接触到导致疫情的元凶新型冠状病毒,他们会不会发生二次感染?
黄波说,由于病毒变异,有可能发生二次感染,但概率非常低。 这是由机体免疫系统的本质和病毒变异的部位决定的。
具体而言,人类免疫系统由固有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新型冠状病毒侵犯呼吸道粘膜,固有免疫系统的巨噬细胞迅速食用入侵的病毒。 如果固有的免疫防线没有被病毒打破,免疫反应就会到此为止,病毒也会被打败。
固有的免疫防线不幸被打破,获取免疫取而代之,马上启动。 免疫由t细胞和b细胞介导,这两种细胞一般定居在机体的淋巴结和脾脏,如果它们被激活,就会表现出极强的疫苗能力。
据黄波称,t细胞、b细胞与病毒的战斗结束后,还剩下不到5%的有效t细胞、b细胞,这些细胞在生物体内生存了几年、几十年,终生,这些细胞被称为记忆性t细胞或记忆性b细胞。
由于目前缺乏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干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康复基本依赖于机体的免疫细胞,特别是活化的t细胞和b细胞。 据黄波称,记忆性t细胞、记忆性b细胞长时间存在于体内,一直监视着最初感染机体的冠状病毒再次侵入,以防止二次感染。
一般来说,这些记忆性t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在初次看到病毒后,即使经过多年,再次遇到这种病毒也能一目了然,产生记忆反应。 黄波说,这些细胞的记忆反应速度像固有的免疫反应一样迅速,能够迅速控制再次入侵的病毒。
人类免疫系统将再次说明自己是消灭邪恶病毒的无冕之王。
提高免疫力有多重要
黄波认为,人类的历史是与包括病毒在内的疾病作斗争的历史,是与天花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相近的历史,我们人类最终战胜了这些极其可怕的病毒。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免疫系统也在进化,变得更强大。 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中,很多人接触病毒后,只有无症状或出现轻微症状,才会出现发热胸闷等症状,经过一段时间后自己好转。 但是,对于免疫功能不强和低下的人,病毒感染是严峻的考验。
对于这些人,如何改善他们的免疫功能?
黄波建议,除了定律之外,还可以吃一些天然的增强免疫功能的食物,如香菇、枸杞、灵芝粉、黑木耳等。 这些食材是富含植物的多糖,可以刺激天然免疫细胞的表面,使这些免疫细胞处于预刺激状态,加强对病毒入侵的监视。
黄波希望通过记者,让公众了解机体免疫系统对人体的保护机制后,减少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恐惧和无助感。 他相信,人类免疫系统将再次说明他是消灭邪恶病毒的无冕之王。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邱晨辉来源:中国青年报
标题:快讯:九问新型冠状病毒:新病毒比SARS“狡猾”在哪儿?
地址:http://www.xunleidownload.com/xhxw/10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