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独运传统技艺绽放异彩, 守正创新浏阳花炮闪耀全球
——访东信烟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浏阳花炮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钟自奇
时代的发展如破晓之光,照亮了无数追梦者的道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科技的飞跃、信息的畅通、文化的交融,让每个人都能在这片沃土上播种希望,收获成功。但同时,这些无数的可能、驳杂的信息、真假的劝告也往往令人迷茫,尤其是令青年迷失方向,陷入空洞的迷惘之中——“我”应该走什么样的路?什么样的路才是最好的、最适合“我”的?“我”坚持梦想真的能成功吗?……
当这样的疑问盘桓在我们心中时,不妨看一看钟自奇先生的经历,学习这位有着全国最美退役军人”、“浏阳之子”、“花炮之子”、“夜空花匠”之誉的追梦者、传承者、奋斗者,是如何以坚韧不拔、勇敢无畏的军人底色,在灵活创新的风格下继承传统又推陈出新,在夜空中绽放烟花风采,展示中国魅力的;是如何不忘来时路,反哺故土,投身公益,建设美好家乡,为人民服务的。做军人,不惧苦累、积极进取;做非遗传承者,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做企业家,胆识过人,攻坚克难;做慈善家,饮水思源,投身公益——样样都精彩,样样都出色。他以自身的品行与丰富的经历昭示:唯有追随内心的热忱,不懈奋斗于所爱之事业,将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合而并举,方能绽放璀璨的人生风采。
吃苦耐劳工作勤 锐意进取荣誉加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这拳拳爱国之心,钟自奇与戴叔伦相符相投。1974年12月15日,年仅18岁的钟自奇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以一腔热忱参军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二十八军坦克团的一员。3个月的新兵连生活,他完成了从不谙世事的农村青年到一名解放军战士的飞跃,并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汽车兵。他接手的是一辆饱经风霜的前苏联嘎斯51型运输车——车龄长,公里数多,油耗高,技术状况差,被戏称为“油老虎”。恰逢连队正轰轰烈烈地开展安全节油和红旗车驾驶员评比活动,钟自奇锐意进取,哪怕面对的是这样一个“老态龙钟”的老爷车,他仍然开动脑筋想办法,决不放弃。他怀揣谦逊,虚心地向老驾驶员求教,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对待车辆保养,他一丝不苟,细致调校各部件间隙,力求达到最佳性能。为提高动力,他强化高压火花,优化混合气雾化,并大胆革新,加装双白金、双点火线圈,甚至在化油器喉管上安装了小风扇……每项举措都凝聚了他的智慧与汗水,展现了其卓越的技术才能。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改造后,这辆车不仅节油,还达到了连队对新解放牌汽车的要求:“一摇就发动,一人能推动,一踩就制动”,节油率最高达到了33%。除此之外,他还积极参与后勤保障工作,在保证安全行车的基础上,行车时当好驾驶员,停车后又是一名装卸工,与担负装卸工作连队的战友一起装砖、装沙子、装石头、装水泥,装生活物资等。因工作业绩突出,服役期间曾荣立“三等功”一次,多次被评为“红旗车驾驶员”。
参军时期的钟自奇
1981年1月,钟自奇光荣退役回乡。自入伍以来,他始终牢记军人使命,严于律己、拼搏进取、表现出色,,以满腔爱国热血投身军旅,用汗水浇灌理想,用青春书写对党和国家的忠诚。
笃行实干谋发展 浏阳花火绽花光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熟悉的短短几个字,恰是钟自奇重绽烟花之美的真实写照。钟自奇出生于湖南浏阳——著名的花炮之乡。花炮是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他从小就对花炮情有独钟,退伍后到当地的乡镇花炮厂务工。他从一线岗位做起,深入学习、参与制作花炮的全部工序和制作工艺。
1996年,浏阳市沿溪镇攀达花炮厂因撤区并镇、转制、承包等原因濒临关停状态,急需一个有能力、有担当的承包责任人来挽救危局。有着军人的担当、活跃的头脑与对制炮工艺的深入了解——钟自奇的名字就在这时跳入了镇党委、政府的心头,他们确信:没人比他更合适了。虽然困难重重,钟自奇考虑再三还是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决心像改造那辆“油老虎”运输车一样帮助花炮厂再发展,这也是东信烟花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
初创之际,面对着生产经验的匮乏与专业人才的稀缺,业务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步履维艰。彼时,外债累累,一度高达百万之巨,世人皆预言这家新兴企业恐将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然而,正是在这风雨飘摇之中,钟自奇以军人般的刚毅与不屈,怀揣着敢于拼搏、勇于奉献、永不言败的坚韧意志,挺身而出,引领着东信破浪前行。他每天起早贪黑,下厂房、进车间、学技术、请人才、跑业务,经常忙到凌晨一、二点才稍微停歇。他深知:要想使花炮厂真正地“活”起来,产品创新是根本——一定让花炮融入现代化的活力因子,只有这样才能活下去。
荀子认为,“学莫便乎近其人”,跟对老师,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钟自奇虚心地向工人师傅学习“插引”、“装药”等基础流程,在细节处下功夫,精益求精。他还时常登门向曾培敢、李裕林等老前辈和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的教授、专家请教,全力攻克各类技术难题。后来,他有幸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黎仲畦的入室弟子,开始全身心投入到“传统烟花与现代科技有机融合”的课题研究之中。他传承前辈们的烟花制作技艺,在持续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改良烟花效果,攻关点火器技术,巧妙地将烟花的声、色、形、光融为一体,把传统烟花打造成了现代时尚的音乐烟花盛会。真正地实现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浏阳花炮与现代技术、审美跨越式融合发展,将烟花效果叠倍呈现的目标,其中,礼花弹等“拳头产品”更是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市场的热烈反响。
北京2022年冬奥会“迎客松
除了产品的优质性能之外,是钟自奇英勇而果决的行动力和表率作用带领着公司打出了响亮的名气。
1999年9月27日晚,美丽的焰火绽放在黄浦江岸,拉开了〈财富〉全球论坛年会的帷幕。没想到两分钟后,突然发生了一件棘手事件--燃放礼花弹的打火器坏了,烟花不能正常点燃。此时观众台上,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前国家主席江泽民等中外贵宾,正在翘首观看绚丽的焰火表演,如果此时表演中断,损害的就不仅仅是公司的声誉,更是我们的国家形象。紧急时刻,钟自奇顾不上多想,军人素有的冲锋陷阵的勇气和素质使他大喊一声:“跟我上,手工点火”!率先冲进焰火燃放现场。随后跟上的燃放技术员,拉住钟自奇,让他别去。因为他们知道,手工点火非常危险,搞不好会葬身于火海。但时间紧迫,也别无他法。就这样,钟自奇带领公司的燃放技术员,冒着巨大危险,用烟头一组一组点火,将5000多发礼花弹及时送上夜空。直到焰火燃放结束,竟然无人察觉到这一短暂的停顿和小小的插曲。美轮美奂的焰火表演受到了中外来宾的高度赞扬,也拉开了东信烟花的快速发展序幕。
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鸟巢顶部施工现场,钟自奇检查产品安装情况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残奥会,钟自奇与6名退役军人合影
文化与科技赋能 璀璨烟花耀世界
在追逐烟花的道路上,钟自奇从不教条式地学习,也从不给自己设限,在他眼中,万事皆有可能,他愿意做梦,也愿意付诸实践向着梦的方向砥砺前行。
“烟花是一种绝美的视觉艺术,但要走向世界,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与喜爱,需要更加立体的美、更加多元的美、更加震撼的美,光有色彩艺术还不够,还要有唤醒情绪、点燃情绪的元素。”在同行皆停留在烟花本身的色彩视觉层面上内卷抑或打价格战时,钟自奇却将目光转向了烟花的“立体化”呈现。他想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研发出一套既能燃放烟花、又能听音乐的焰火燃放控制系统。
通过长达数年的苦心钻研,由他牵头研发的大型音乐焰火燃放控制系统成功问世。“让烟花跟随音乐跳舞”,用音乐与烟花协同调动观众情绪的理想变为现实。凭借着这项颠覆性的创新技术,东信集团迅速崛起,获得了行业与国家的高度认可,相继承接了2001年APEC上海峰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2009年国庆60周年天安门庆典、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9年国庆70周年天安门联欢庆典、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2022年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等顶级国际盛典的焰火燃放任务,为全球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视听盛宴,向世界彰显了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为行业中的头部公司,东信烟花自觉地承担起行业发展责任,做好带头示范作用,不断创新向上追逐,树立行业标杆,推动行业发展。近年来,钟自奇又带领着团队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技术研发领域:烟花爆竹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设备研发工作。
在他的带领下,相继研发出了烟火药自动混合机、组合烟花自动组装生产线、全自动烟花亮珠生产线等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技术的生产设备,显著地提升了行业安全制造水平,为促进烟花爆竹行业深度转型升级作出了突出贡献。
2009年,中国文化部认定钟自奇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浏阳花炮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这是中国文化部认定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文件号《文非遗发〔2009〕6号》。
董事长钟自奇: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2018年,由钟自奇主持编撰并公开出版发行的《烟花爆竹用化工材料质量手册》,已成为烟花爆竹从业者的必备教材,推动了烟花爆竹科学技术的进步,填补了行业对烟火药及其化工原料典籍的空白,推动了烟花爆竹安全制造水平的提升。
自2013年被推举出任中国烟花爆竹协会会长后,钟自奇更是励精图治,积极促成中国烟花爆竹博览会,弘扬和创新我国烟花爆竹传统文化,搭建国际国内交流、产销合作平台,展示行业最新技术成果,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振兴产业经济、提升中国花炮的国际话语权,引领着行业向安全、环保、科技、文化方向发展。
天道酬勤,功不唐捐。汗水点点滴落,赢得了功勋的大河。
自公司成立以来,先后研发出7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专利产品,有40多个产品和技术获国家、省、市级奖励。公司自主研发的GX2006-A型音乐焰火燃放控制系统,获得了2006年度长沙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2007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烟花爆竹配混药机”荣获2009年长沙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烟火药自动混合机”获得2011年应急管理部第五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二等奖和长沙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其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公司被原国家安监总局认定为“安全科技支撑平台——烟花爆竹安全技术创新中心”、“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试点示范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南省企业技术中心、烟花爆竹安全制造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先后被湖南省和长沙市授予“创新型企业”。公司全资创建的东信烟花研究院是国内规模大、科研设施全的烟花爆竹企业科研检测平台。
公司率先在行业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得诸多质量及品牌荣誉,先后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湖南省著名商标、湖南省国际知名品牌、湖南省名牌产品。公司曾被评为世界花炮产业十大最具影响力企业、中国轻工业工艺美术十强企业、中国花炮百强(十佳)企业。
东信创始人钟自奇先生荣获:全国最美退役军人、浏阳之子、十大杰出工业企业家、浏阳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浏阳花炮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全球烟花行业最具影响力十大企业家、长沙市爱国拥军模范、烟花爆竹标准化事业卓越奉献者等荣誉称号。
不忘初心做公益 饮水思源馈家乡
家乡是生命之树的根,回馈是滋养这棵树的雨露。“走得再远,发展再好,一定不能忘记家乡、忘记帮助过自己的家乡人”。在湘东大地,钟自奇的名字与责任担当紧密相连,作为一名从家乡走出来的企业家,他始终将扶贫济困视为己任,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达则兼济天下”的崇高情怀。
他始终以共产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定不移地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大代表的社会责任与担当。他热心投身于公益事业,频繁组织并参与助残助学、扶贫济困及关爱弱势群体等慈善活动,以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希望。
“闪亮的名字”-2022年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录制现场
2010年、2011年,钟自奇分别成立了价值100万元的教育助学基金和助残基金,每年拨付10万元用于助学、助残,让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2013年,浏阳市大光乡要建起一座小学,让孩子们不用再起早摸黑地赶路上学读书,钟自奇大为高兴,为了鼓励家乡的孩子们在学校认真读书、快乐成长,他向学校捐赠设立了60万元的助学基金。
为了培养烟花产业的后继人才,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到这个行业中,钟自奇在湖南省安全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钟自奇助学基金”,先后已资助几十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其中一部分已经成为东信集团的骨干力量。
2023年,东信烟花成立1000万元东信烟花慈善基金。2024年与浏阳市教育慈善基金会成功签约,慷慨捐赠400万元,为浏阳市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2017年初夏,连续几天的暴雨让浏阳境内的所有河流全线超出警戒水位,遭遇了自2000年来的最大洪水,地势低洼的乡镇甚至出现了连片农田被淹、山体滑坡、房屋倒塌的紧急情况,公司捐出60万元用于抗洪和家园重建。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钟自奇始终心系战友。东信烟花优先为退役军人提供就业岗位,创造技术学习机会。每逢佳节,钟总都会走访慰问困难退役军人、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
十余年来,他积极助力家乡建设,修路、修桥、水利兴修等,截至2024年1月1日,已累计捐资达到2000万元,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饮水思源”的承诺。
钟自奇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创新、责任与奉献的故事。他从部队的锤炼中走来,带着军人的坚韧与担当,投身于传统花炮产业的创新与传承工作。他不仅将浏阳花炮推向了世界舞台,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担当。当人人争做“钟自奇”、争做真正的企业家时,民族复兴就不再是梦中之境,而是现实之景!
标题:东信烟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浏阳花炮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钟自奇
地址:http://www.xunleidownload.com/xhcjxw/47145.html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