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308字,读完约11分钟
17年前治疗过sars患者,现在再次成为北京东城第一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14张、20套防护服开办隔离病房
普仁医院疫情的一月
从接收首例新冠引起的肺炎患者到今天,北京市普仁医院的隔离病房已经开业了一个月。
这里没有喧闹的口号和表达,有些只是坚定的,一点一点的服务和奉献。 改造病房。 找防护服。 下班后还和患者聊天的医疗、清洁工、修理工、心理咨询师,所有人都成了多面手。 隔离结束后也不回家,打算去大急诊。 反复对痊愈患者进行出院检查
普仁医院新冠引起的肺炎患者转入通道(右)
我真没想到会这么快给患者治疗
1月20日左右,医院领导层听说有可能在普仁设立东城第一所定点医院,院长曾文军坦白说,没想到这么快就给患者治病,觉得至少有更充分的准备时间。
尽管没有负压病房,尽管其sars后改造的独立病房已经成为医院骨科病房和康复区,普仁医院仍然认真对待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 为此,他们参考了sars和湖北疫情,紧急研究了需要投入500万元的病房改造方案。
但不到几天,这个方案就失去意义来不及了。
春节前为龙潭庙会做好应急医疗准备,成立应急小分队,一直是普仁医院的惯例。 但是,年除夕下午,北京市宣布庙会中止。
在普仁医院负责医疗的副院长邓宇红说,当时他认真意识到了事件的严重性。
医务人员申请隔离病房工作人员的wechat截图
果然,除夕二早上,医院管理者通知所有被召回的医院,医院应立即开始改造病房,组织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最迟在前六天具备治疗患者的条件。
1月30日,第一例新冠确诊患者由同事转入普仁医院隔离病房。
这天上午,医生护士们和院子里的工人师傅刚用透明胶带将仅有14间隔离病房的空调出风口封口。
意识到前几天制定的500万元改造方案已经无法实现,新年头两天到六天的短短几天里,普仁医院的独立两层病房,忙碌不堪
原有骨科全部撤离,隔离病房和原有骨科康复区封闭通道原有病床全部重新调整,按传染病病房要求安排在单人房和双人房,在疑似患者单间治疗,确诊患者可在双人房治疗。 病房门锁根据隔离要求改为外锁,所有窗户也临时安装固定件,无法全开,防止患者失控引起的安全问题
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普仁这座十几年前改造的病房已经过时,但在这几天里,全院集中人力和智慧,规划并布置了传染病病房,包括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和患者通道、医务人员通道、清洁物资出入口和医疗垃圾出口。
2月的第二周,普仁医院隔离病房的14张病床暂时客满。
开着救护车找防护服
院长曾文军说是第一个准备日,语气中带着紧迫感。 从除夕开始,我们一边紧张隔离病房,一边招募医疗队人员,一边紧急训练,一边绞尽脑汁。 那就是,明明要治疗患者,院子里当时只有20套防护服。 我拿什么来保护我们突击的员工!
除夕,大年初一,初二,虽然是每年最重要的休息日,但也是她今年最焦急的几天了。 听说湖北疫情后,我们开始联系合作多年的供应商,订购了防护服、口罩等防护物资。 但是,我听说在关键时刻,这些防护用品没能送到,被拘留在了地方的某市。 我们的后勤副院长王效暾和仪器科科长王海军很着急,没办法,我们决定自己去该市领行李。 考虑到当时交通受到限制,我决定开救护车。 其他人还将分开联系可以联系的渠道,寻找防护物资。
结果,提货的救护车一走到半路,就有消息称另一批防护物资滞留在平谷区顺丰的基地,我们的人一商量就马上赶往平谷。 到了顺丰物流基地,我们的人在顺丰人员的帮助下,直接进入集装箱,找了几个点,终于找到了我们订购的防护物资。 之后,他们又连夜前往天津,取出了另一批物资。
区卫健委也为定点医院安排了一些防护品,但为了满足需求还相当差。 1月28日,该院组织了支援下巴的5人医疗队接近出发。 通过一个月、一天援助两套防护服,我们无论如何也要给他们带300件防护服,但当时我们找的防护服全部集齐,200多套,不足以援助下巴组,我院隔离病房需要的东西是
上一线,我们的医务人员特别自主,特别诚实,但我作为院长,最担心的是不能为他们提供最重要的防护。
这种不安,终于在2月2日缓和的那天晚上,接到突然的消息,海关有140箱社会捐赠的防护物资,说可以给我们采购,我们晚上跑了,都被拖走了。
交流通过喊叫和微信安抚患者
从崇文门外大街东侧旁边的街道正门进入普仁医院,通过整个门诊大楼进入医院东院,通过停车场,才是独立的二楼隔离病房。
这座大楼单独开了两个小门,直接走向医院外面的西花市西街,南侧标示着发烧门诊的小门,要去发烧门诊的人出入看病。 北侧标志肠道门诊的小门上贴着白纸黑字转入通道,隔离点和从其他医院转院的新型冠状病毒疑似或确诊患者,因此无需下救护车,直接进入隔离病房,通过医院其他区域。
最初进入隔离病房护理新型冠状肺炎患者的主管护士金莉记得很清楚。 1月30日晚8点多,她穿着防护服,来到过道的小门旁,等待着在普仁医院就诊的第一位新型冠状肺炎确诊患者。
穿着防护服,不能外出。 运送新型冠状肺炎患者的救护车停在门外,司机也穿着防护服,所以我们之间不大声喊叫就听不见。 事实上,不到几天,金和同事们就嗓子哑了。 金先生记得这个女病人刚到的时候,几乎没有明显的症状,有点发烧,鼻塞,真的没有症状,看起来有点感冒。
她是湖北人,1月22日来北京看朋友,29日开始发烧,去同事医院看病,马上被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第二天转入普仁医院。
她的症状很轻,但她的朋友和朋友90多岁的父亲也在不到几天内进入普仁医院隔离病房,迅速病情加重,转移到祐安医院继续治疗。
她进来的头几天特别焦虑,首先说自己没病,是普通感冒。 后来意识到自己被确诊了,特别担心朋友的母子,特别内疚。 这个家庭的保姆后来也住下来被诊断了。
金先生每天都很不安,但在病房里穿着防护服,和她交流很不方便。 于是她让病人放自己的微信。 在病房里不能带手机,但工作结束后,拿到手机后,无论发生什么都会给我发微信。
该患者经过24天治疗和注意,终于于2月22日从普仁医院隔离病房治愈出院。
我不想回家,直接回我们的急救。
金从1月30日开始正式与该批次的其他9名护士、4名医生一起进入隔离病房工作,18天后于2月17日与第二批次医务人员交接撤离。
截止到17日,他们正在区内为医院疫情防控而征用的酒店房间进行自我隔离,到本月末为止无法重获自由。
现在除了每天吃饭外,都必须呆在房间里。 头一两天没问题。 后面在酒店房间里和记者视频说话的金先生笑得很漂亮。 想起现在流行的歌,2003年sars的时候,我申请加入我们医院地坛医院的医疗队,剪了头发。 不需要结果,没能去。 这次赶上了,但没来得及剪头发就迎接了病人。
在隔离病房,每班6小时需要提前1小时出港,40分钟前穿好防护服后才能换班。 锻炼人,进来的人都成了小名人的医疗、清洁工、修理工、心理咨询师。
金莉是家里的支柱,这一个月,家里的老母亲和十岁的女儿不能指她了。 还可以。 她们可以理解,只要正确操作和防护就没问题。
刘芳老师
与金先生同组进入隔离病房的原急救医生刘芳先生出生于1990年,今年刚好30岁。 SARS的时候,我还在上中学,但没有想到这次的经历。 刘芳在申请隔离病房的工作时,理直气壮我单身,家里有姐姐照顾父母,没有负担我又是急救专业的,对紧急情况的认识和解决比较及时。 而且我还是党员。
说是现在在酒店自主隔离,刘芳太憋气了,之前在隔离病房值班的时候,总之可以上班在外面走,晚上两点上班,踩下一场雪,在路边踩病房,但是我知道如果我正确操作是安全的 其实在病房里心里很安静,不需要考虑其他很多复杂的问题,只考虑你的患者就行了。
视频中的刘芳屈指计算了一下。 下星期一我们应该可以出去。 我不打算回家。 直接回我们的急救。 医院急救在疫情中压力和风险一直很大,据说急救不能排斥患者,但有各种潜在的感染可能性。 例如,可能有发烧的患者,吃了退烧药后,因其他不舒服的症状来急诊。
尽自己作为医生的本分是最踏实的
从1月25日到2月25日整整一个月,副院长邓宇红只在2月22日到23日这个周末没来医院。 23日晚,医院收治了后来备受瞩目的湖北女子监狱刑满释放、带病回北京的黄某。
郝宇红在普仁医院此次成立的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小组中担任副组长、医疗急救小组负责人。
2月25日下午1点30分至2点30分之间,她在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个小时里,每隔几分钟接一次电话,或者被匆忙解决问题的医务人员打断一次。
13:45,接电话,讨论安排稍后回头的疑似患者
14:00,再次接电话,安排2例疑似患者复诊
14:16、焦急地向她的同事讨论病历流行病学史的相关复印件、患者常住地址和暂住地址的不同填写方法
14:25,电话未能确诊一例边缘患者(咽拭子阴性,有慢阻肺,胸片显示肺部严重炎症,不像新冠引起肺炎的患者),暂时因重症肺炎未能转入有条件的急诊医院。
14:28,医院领导来催治愈患者出院手续,捐赠血浆了解情书
在忙碌的间隙,郝宇红说隔离病房启动初期的紧迫。 为了降低防护风险,规定医务人员不得进入隔离病房携带手机。 隔离病房的固定电话不能满足国内外医务人员的信息表达、病情诊断的要求。 如果隔离病房紧急启用,暂时无法应对这个问题,我会去家附近的营业厅办手机卡,用我自己的ipad注册隔离病房这个微信号,让最先进入病房的医务人员带上ipad,第一个病例的会诊、会诊,
之后,隔离病房内外的信息表达使用了小鱼易连腾讯会议等软件。 为此次疫情设立的6名医院医疗专家,最初在门诊楼放射科读书室进行隔离病房和网络视频会诊,后将会议室改造为远程视频会诊的专用空间,专家组成员也扩大到12人。
无论多忙,郝宇红都清楚地记得治疗的第一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她50岁,1月30日搬到我这里,2月22日出院。 其实她是新冠引起的肺炎普通型,住院三天后退烧了,但核酸检测总是反复。 一般患者体温正常3天后,连续核酸检测(隔日) 2次转为阴性,注意出院隔离,但该患者每次做这样的检查,总是第一次阴性、第二次阳性(或可疑),这样反复检查7次,终于
2003年非典期间,30岁出头的邓宇红还是普仁医院急诊科的主治医生。 17年前的条件比现在差了很多。 当时,人正在进入隔离病房,还没有完全反应。 后来看到过道被木板堵了,看到给我们送饭的人在门口吃饭,觉得很奇怪。 家人打来电话,我热泪盈眶。
现在,无论是医疗条件还是预防管理流程,都制定了很多规范。 这样,和真的累相比,说实话,我更喜欢像非典一样进病房。 作为医生,尽本分时内心最踏实。
文/本报记者张楠供图/北京普仁医院
标题:快讯:北京市普仁医院的疫中一月:14张病床一度所有满员
地址:http://www.xunleidownload.com/xhxw/16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