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昆仑山,返回唐古拉,在眼前看到了大家熟悉的草原。 16年前,布桑周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喜悦,他和家人从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唐古拉山町搬到格尔木市南郊的移民长江源村。
三江源地区被称为中华水塔。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布桑周拥有生态管理者的新身份。
考试以来,三江源国家公园尊重牧民主体地位,积极探索建立生态管理公益岗位,制定了生态管理者公益岗位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实施细则。
保护唐古拉是我们作为草原孩子的责任,正义是不可避免的。 离开家乡十几年,布桑周已经在城市里站稳脚跟,住在宽敞明亮的房子里,开着越野车,但听说有一个叫生态系统监护人的岗位,他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身份的变革,训练的先行。 三江源国家公园专门培养了藏语双语的生态管理者师资队伍,开展了生态管理者全员培训,提高了生态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学习识别珍稀野生动物,使用红外摄像机出师的暴布桑周,现在每月返回唐古拉草原,在责任区巡逻近一周,监测草原牲畜载货量,监督草畜平衡执行情况,制止破坏生态行为,统计野生动植物种群状况。 布桑周告诉记者,这些年国家重视三江源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明显草原得到了养活。
数据印证了哈桑周的直觉。 2005年以来,国家启动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二期、二期工程,全面实施了沙化管理、牧还草、移民搬迁等治理项目,成效显著。 经过5年试验,三江源草地整体退化趋势得到比较有效的控制,水源涵养量年均增长6%以上,草地覆盖率、草产量分别比10年前提高11%、30%以上,水资源量增加近80亿立方米,相当于560西湖。
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共有17211名布桑周这样的生态管理者持证上岗,覆盖小区牧户生态管理公益岗位一家一家,建立了乡镇管理站、村级管理队伍和管理保护小分队,初步形成了点成线、网成面的管理体系。
生态好转,牧民也受益。 生态补助资金由省财政统一安排,年补助资金达到3.72亿元,户均年增收2.16万元。
三江源国家公园将进一步扩大生态管理者发挥作用的机制,促进生态管理和改革的快速发展,稳定各项事业的融合。
走在黄河源头鄂陵湖畔,生态管理员索索除了例行的生态监测外,还经常面对路过的牧民推广最新的脱贫政策,受到牧民们的欢迎。 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通过探索生态管理保护+基层党建+精准扶贫+稳定维护+民族团结+精神文明六位一体的生态管理模式,向生态管理员培训相关政策知识,使乡镇员工基础扎根于网格,乡镇编制少,员工服务半径大,员工脆弱性多。
生态管理者机制比较有效地调动了牧民参与国家公园建设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脱贫攻坚。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赫万成表示:
标题:快讯:设立公益岗位,形成管护体系,呵护中华水塔 生态保护建设让牧民受益
地址:http://www.xunleidownload.com/xhxw/1549.html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