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969字,读完约10分钟
广东河源市坪围村启动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三年来,村容村面貌焕然一新。 杨摄
在坪村东荣农场,工作人员向果树喷洒绿色无公害酶营养液。 杨摄
广东省河源市埕前镇坪围村是省定贫困村,其中一半村民是水库移民。 三年来,在河源市和深圳大鹏新区的对口援助下,坪围村建立了长期的脱贫机制,因地制宜地快速发展无花果、皇帝柑等水果产业,打响了水果村的企业品牌,迅速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全村的脱贫致富。
进入广东省河源市埔前镇坪围村,可以看到粉红色的晚霞衬托出碧绿的无花果园。 依旧碧绿的无花果举着晶莹的雨珠躲在绿叶间,静静等待着成熟
这个无花果主人的村子里还有61户贫困者在等着。 不久将在收获季节坪围村的宁静再次被打破。 去年,村里举行第一届水果采摘节的那天,有5000多名游客从珠江三角洲等地蜂拥而至,这一点大家都记忆犹新。 村里分给穷人家的30个摊位,每个摊位每天超过1万元。 当天的在线直播更是吸引了70万多人的关注,订单蜂拥而至是坪围村前所未有的盛况!
要在这样的坝区移民村、革命老区村迅速实现全面脱贫,还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和魄力,很难想象。 短短三年内,坪围村实现了全村的脱贫。
所有的变化都是从那些最会打仗的人聚集在消除贫困的最前线开始的。 体验型水果经济天天红火,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新途径让村民们喜闻乐见,贫困村的历史已经结束,在河源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副产品供给基地和乡村旅游目的地的蓝图上,开辟了美好的未来。
一个好男人可以帮助三个人
说起河滩,众所周知的就是中国好的水水源地生态标签。 1958年,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370平方公里的新丰江水库建成。 万顷良田被淹没,10万人迁徙世代居住地的代价,成就了今天碧波浩、风景如画的万绿湖,保障了数百万香港居民和数千万惠州、东莞、深圳等地居民的源头用水安全。
坪村位于河源南门,是鱼米之乡,但并不富裕。 847户3332人中,一半是水库移民。 几十年来,这里的村民和千几百万河源人一样,怀着对那个湖泊净水的守护之心,看着改革开放春风吹拂的珠江三角洲在村村点燃,以户吐烟的模式迅速发展工业走向富裕,无悔地守护着它的绿色。 年,经过精确识别,已建成卡贫困家庭61户185人,成为广东省精准扶贫相对贫困村。
李远通,连续5次获得高票的坪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0年来为消除村子贫困而心碎。 2005年上任后,看到农民们每年种水稻、花生、甘蔗三种,看到贫困者今年收鸡,明年收猪依然要在贫困泥沼中挣扎,他决心要在村子里建立体面的产业。 他从深圳引进人才开水果场,也尝试引进中医药企业建立中药基地,但最终被发现,示范推广效果不佳。 山地承包出去,赚了很多收入,只有老板知道,村民的收入只有地租和劳动力。 李远通说。
一个好汉帮三个忙。 在李远通陷入困境的时候,两个年轻人相继来了。
年春天,南粤大地吹响了三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号角,全广东为之激战正酣,2277名驻村第一书记携党重托前往山村。 其中有一首80多岁年轻人的蓝色诗。 从河原市政府的大院出发,他跳进了坪围村。 另外,在与河源一起饮用河水的深圳,在新的对口援助中入选的200多名干部也相继进入214个贫困村。 来自深圳大鹏新区经济服务局的刘志坚,戴着草帽,脚踩黄泥,成为驻坪围村员工队伍的队长。
青书记有文化,高材生刘队长带来了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和资金,但这些都是村子里急需的。 我们三个一起开始寻求快速的发展! 李远通说。
决定了! 是无花果
正确的扶贫依靠产业,选择什么产业好呢?
偶然,浙江金华公司的负责人正好来到村子里,承包土地种植无花果。 刘志坚看到长势喜人的无花果,心动了:在深圳山姆超市,无花果5瓶卖58元,价值不菲,会成为快速发展精品水果产业的方向吗?
3人合计,决定去浙江金华的无花果基地现场调查。 考察情况给了他们信心。 当地农民说,无花果当年播种,当年收获,树龄达15年,水果期达半年,每天采摘水果,销售水果,每天都有利润。 水果卖不出去就卖干果。 我们找到浙江无花果栽培协会会长取经,得知他们的无花果衍生品多达十几种,包括无花果醋、肥皂、糖渍、茶、酒等,市场前景广阔。 大家反复讨论,认为这样经济价值高、见效快的产业会成为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蓝诗说。
年3月,坪围村的无花果栽培项目落地。 这是属于所有权贫困家庭的所有栽培基地。 由村经济联合社主导,动员61户贫困户共同组建坪围村大鹏种养专业合作社,利用大鹏新区10家合作公司筹集的50万元资金和60万元扶贫开发资金,共种植80亩无花果,以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迅速发展,年底,
怎么种? 去哪里销售? 谁来管理? 这个问题不是贫困者自己能处理的。 在珠江三角洲经商的李远通被推举为村里的财富领袖,负责使61户贫困者摆脱贫困。
李远通投入5万元,承包了这80亩土地。 他承诺领导合作社与村里的红锋旺果场合作,从果场供苗,统一处理技术和销路。 贫困者的参与方式非常灵活,有劳动能力的人可以在家种植,迅速发展家庭产业,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可以将土地租给合作社,获得地租和红利。
年,无花果顺利结果,产量3.2万斤,合作社盈利15万元。 年,收益增加到20万元,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人均增收1200元,无劳动力人均增收440元。 充分发挥项目经济效益,合作社配合果场进行无花果深加工,制作干果、药材、茶叶、果酱、葡萄酒等多种衍生品。
靠天吃饭吗? 靠别人吃饭!
无花果成了穷人家的财富果实,但另一个问题还是让他们痛心:村子的集体经济壮大了,只卖水果就行了吗?
在福源果场广阔的枇杷林中,看到满树的枇杷果实一串一串地枯萎,果场老板孔祥文心痛不已。
幸运的是,水果场的第一收入不卖水果。 天晴了,记者正好遇到一家企业的员工在水果场活动:自己摘水果,抓鸡,自己做农家饭菜,饭后在果园喝k歌,喝茶,在游戏水果场开了13年,最开始纯粹栽培, 年开始变了,现在收获的扩大比卖水果还多! 孔祥文说
福源果场的变迁,李远通都看到了。 据说农业靠天吃饭,但即使现在看,也还是要靠人吃饭。 只有引起人,产业才能做大做强。 李远通说。
依托河滩作为珠三角后花园的生态特征,大力快速发展体验式种果经济成为坪围村党支部和扶贫事业队伍的明确目标。 为了使水果的栽培和采摘具有规模,他们除了原东繁荣、福源两大水果场外,还引进了巴卡拉果场、周村橘场、红锋旺果场等农业公司。 目前全村水果种植面积近2000亩,枇杷、无花果、火龙果、皇帝柑、糖橘一年上市4种以上水果,每年周边地区和珠江三角洲近6万人体验疏果、观光旅游。 看到采摘的人气高涨,村民们纷纷种植果树。
有规模,如何打响果村的企业品牌? 蓝诗雄辩地成为了水果村的代言人。 他参加市第一书记的代言活动,为在网络和电视上销售坪周水果绞尽脑汁,从在村里建设固定的节庆文化入手,打造一年一度的水果采摘节,提高水果村的知名度。
年10月,坪围村首届水果采摘节、河源市首届农民丰收节相继在坪围启动。 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许多公司、旅行社、媒体也聚集在体验、定位上。
为了适应收割农业迅速发展的诉求,现在村子里正在为提高水果的栽培技术而努力。 李远通告诉记者,采摘和纯销售果对栽培技术要求不同,一个是注重质量,一个是追求产量。 水果好,口感好,游客们摘得很开心。
一步的方向是聚焦农业旅游结合,加强观光农业。 李远通表示,坪围村愿积极引进现代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公司落户,快速发展大棚种植,增加黄金百香果、红心番石榴等经济效益高的农产品,带动乡村采摘旅游。 目前,借助深圳大鹏新区对口援助司令部的桥梁,村里正在与深圳市农科集团等公司协商合作事宜。
吹糠看米,需要更长的机制
从没像现在这样幸福过! 近70岁的新丰江水库移民、脱贫户杨光明告诉记者。
来到坪村三年,刘志坚目睹了杨光明脱胎换骨的变化。 我刚来的时候,杨光明借了一大笔钱刚做完脑梗塞开颅手术,那时他的眼睛很暗,没有光彩。 但是,现在他的眼睛闪闪发光,村民们经常看到他骑着摩托车到处跑。
杨光的希望来自哪里? 来自这个驻村员工队伍队长带来的长期扶贫增收机制。
刘志坚进村后的事情是挨家挨户拜访贫困家庭,很快就清楚他们贫困的原因就像杨光明一样有病,因残疾而失去了劳动能力。 另外,有时兼职工作路途遥远,种养辛苦,不想摆脱贫困。 刘志坚认识到,要使这两类人顺利摆脱贫困,需要吹糠胺、立即有效的产业项目和实现长期增收、刺激内生动力的比较有效的机制。
如何建立长期的扶贫增收机制? 资产收益红利驱动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模式。 在刘志坚的努力下,深圳大鹏新区安排补助资金100万元购买河源源源城区的农商务股,每年为村增加10万元的红利收益。 大鹏新区又投入400万元援助资金,入股新区和河源源城区共建的龙岭产业转移园,每年收益达8%,也用于扶贫。 这样,没有劳动力的贫困者都获得了稳定的利益。
如何激发贫困家庭的内生动力? 刘志坚与肯就业、肯自主快速发展产业的贫困者相比制定了奖项补充激励政策。 只要你有干劲,一切都会有报酬的。 刘志坚说,贫困者种植1亩土地将鼓励封顶300元、1000元。 养50只鸡有补助金,同样用1000元封顶。 然后,龙岭工业园将员工送到家门口,贫困者外出打工,可以领取10%的工资作为补贴。
杨光明告诉记者,他的儿子在产业园的电子工厂做普工,全家养鸡,工作除了自己的利益外,这两年又增加了800元的奖项。 年加入无花果合作社,两年分红达到6000元去年在入股产业园,又拿到了分红4142元。 一家三口的家庭总收入从年不足万元增加到去年的5万元。
按照省年脱贫标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7598元,我村年已达到1.8万元,远远超过了这个标准! 刘志坚自豪地说。
标题:快讯:坪围村:守一湖净水 带一村致富
地址:http://www.xunleidownload.com/xhxw/11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