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61字,读完约2分钟
等身立佛身首一体型李砚瑾摄影
9月23日,河南日报(记者郭歌·李宗宽通讯员李砚瑾)在位于洛阳市龙门西山的奉先寺北壁,龙门石窟研究院工作人员将3d打印的原比例佛首置于等身立佛残像上,佛首和残像两截面完全一致,实现了国内首次对流散石质造像文物的数字修复,为龙门石窟提供了便利。
去年5月,龙门石窟研究院研究员杨超杰和副研究员焦建辉获悉,上博馆有来自龙门石窟的5件收藏文物,但先前具体位置不详。 之后,龙门石窟研究院与上博馆合作,重置研究了5件文物的造像。
这一天结束重置的佛首是杨超杰和焦建辉明确放置在原位置的第一件文化财产。 这个佛头高40厘米,宽30厘米,1957年在上博馆在北京购买。 法首庞、眼部微鼓典型的盛唐造像特征,使工作人员明确了是来自奉先寺区域的,但奉先寺区域头部缺损的等身立佛有近40尊,具体位置有待进一步确认。
焦建辉根据佛首后部碎片口横截面接近v字形的特点,观看奉先寺全头部缺损的等身立佛时,发现北壁金刚力士外侧下层巨蛋的3尊立佛中央部位可以对应。 他们还基于上博馆提供的三维数据,经过虚拟拼接,明确了佛首是中立佛的缺失部分。
除了这个佛首之外,还有3尊上博馆所藏佛教造像通过数字化修复回归龙门石窟,分别是来自古阳洞的2尊北魏交腿菩萨像和万佛洞的唐代天王头像。
原龙门研究所所长、今年81岁的温玉成先生说,奉先寺的等身立佛是唐开元年间的高力士等内侍太监是唐玄宗祝寿所造。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龙门石窟被大规模盗掘,许多美丽的石刻散布在欧洲、美洲、亚洲的日本等地。 截至目前,已有8件流散文物回归龙门石窟,散居国外的还有120多件。
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史家珍表示,目前,研究院与国内外多家大学、博物馆合作,为越来越多龙门石窟散落的文物寻找回家之路,通过数字技术还原石窟艺术,让千年石窟得以生存。
标题:快讯:4件龙门石窟流散佛教造像“回归” 首次实现国内流散石质造像文物“数字修复”
地址:http://www.xunleidownload.com/xhxw/15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