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在秋冬季节很活跃,夏天比较沉默。 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ars )的流行也因气候变暖而消退。 随着地球上约90%人口居住的北半球进入夏季,年冬季最初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传递会被气温上升抑制吗?
专家表示,尽管温度上升控制疫情的观点缺乏科研证据支持,但新型冠状病毒特征、人们的免疫系统和行为习惯等可能随季节和气温而变化,从而影响疫情的快速发展。
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在全世界范围内爆炸性、持续扩散,表明新型冠状病毒具备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传递的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对此也表示,根据迄今为止获得的证据,包括气候炎热潮湿地区在内的所有地区都可以传递新型冠状病毒。 无论气候条件如何,如果人们居住或正在报告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的地区,必须采取保护措施。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副教授汤姆·科托·辛博斯最近向媒体表示,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正在包括北半球和南半球在内的世界各地蔓延。 这表明新型冠状病毒传递不依赖于温度,或者这种依赖不重要。
新型冠状病毒传递受到温度的影响了吗? 目前世界范围内缺乏这方面的可靠数据,试图发现少量已发表的其中的相关研究,会得出相互矛盾的结论。
中国香港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团队2日在英国《柳叶刀微生物》杂志上表示,对新型冠状病毒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温度越低,新型冠状病毒越稳定。 在4℃,培养基中的新型冠状病毒在14天后仍稳定的22℃,病毒全天稳定,7天后病毒传染性降至0.1%的37℃,病毒只稳定3~4小时,感染性一天后降至0.1%。
但是,中国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团队8日在《欧洲呼吸学杂志》网络版上发表的研究表明,从在中国城市的传播情况来看,温度、紫外线辐射等气候因素没有明显影响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 该疫病模式与中东呼吸综合征( mers )相似,即使气温超过45℃,mers病例数也在增加。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朱怡芳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项研究受实验数据的制约,温度和疫情分解范围比较狭窄,这个结论是否会向全球蔓延值得怀疑。
辛科特博认为,虽然学术界尚未深入了解气温对疫情快速发展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一定存在,并与病毒的生物学特征、人们的免疫状况、环境和行为条件等有关。
他说,澳大利亚进入秋冬季节,新冠发生时期和流感季节重合,不仅会给医疗系统带来很大的压力,也会给个人免疫系统带来不同的挑战。 但是,最近发现,从病毒感染中恢复后,免疫系统得到加强,免疫系统也可能有助于攻击其他病毒。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病毒学行业学者迈克尔·斯金纳对新华社记者说,在许多采取管制措施的国家,新冠病毒可以设想主要在住户内和住户之间传播。 相比之下,住户之间的传输发生在更长距离的地方,如通过气溶胶的传输等,这种传输很可能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但要计算其影响的大小并不容易。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病毒学名誉教授克里斯·巴拉尔认为,冬季病毒更容易传播的一大原因是人们经常聚集在一起。 例如学龄前的孩子夏天在阳光下活动,彼此之间几乎没有身体接触。 冬天,他们在室内,呼吸着同样的空气。 但是,温度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并不像通过隔离措施限制其传递那样重要。
朱怡芳表示,并不排除北半球温度上升疫情可以缓解的可能性,下半年北半球进入秋冬疫情是否会卷土重来,是否会根据气温周期性反复等,一切都不清楚。
标题:快讯:气温升高能否减缓新冠病毒传递
地址:http://www.xunleidownload.com/xhxw/2448.html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