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河南省7人获得全国创新竞争奖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尹江勇通讯员王静李东
5月30日,全国科技事业单位到来之际,记者从省科协获悉,我省李建生、张金良、朱彬、侯文邦、樊会涛、常俊标、杜雄明7名科技事业单位获得了第二届全国创新先争奖。 这也是我省获得全国创新先争奖人数最多的一次,比上一次增加了40%。
全国创新竞争奖是继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之后,中国批准设立的另一个重要科学技术奖,是仅次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技术人才奖。 该奖项经中央批准,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共同设立,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每次表彰十个科研团队并颁发奖牌。 表彰30名以下科学技术人员,颁发奖牌,表彰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待遇的300名以下科学技术人员,颁发奖状。
此次全国创新龙头奖得到了中央国家机关、各省区市、学术团体的广泛参与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响应,148个渠道推荐了1344名科技工作者和240个科研团队进入考核。 其中,省科协联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科技厅、省国资委共同推荐的李建生、张金良、朱彬、侯文邦4人和通过其他渠道推荐的樊会涛、常俊标、杜雄明3人获奖。
省科协作为全国创新先争奖河南候选人申报推荐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单位,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与相关机构合作积极准备,严密组织,经过初期考核推荐、严格考核、专家考核、公开公示等流程,是优中选优的大致、有代表性的全国创新单位
省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曹奎表示,省科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作为省人才事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推进人才强省战术实施方面积极进行,贯彻人才快速发展体制改革开展,创新科协人才服务事业,拔尖中原青年 他说,开展河南省青年科技奖等奖项评选表彰,实施青年人才提升工程,积极推荐优秀科技人才全国参赛奖项等。
第二届全国创新先争奖河南省获奖者介绍
(一)奖牌获得者;
樊会涛,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要点型号总设计师,中国航空工业武器技术首席专家,中国空空导弹领队。
从事空空导弹型号的研制和事前研究,填补了我国空空导弹行业诸多技术空白,为我国空空导弹武器装备的代际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实现了我国空空导弹追赶奔跑的历史性飞跃,跻身世界第一方阵行列。 主持研发的多态性产品已大量交付部队,参加建国70周年和建军90周年大阅兵,为全面提高我军空战能力提供了重要支持。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二届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奖(第一梯队),出版专题3部,发表论文30余篇。
(二)奖状获得者(按姓氏笔画顺序)
杜雄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品种资源研究室主任,棉花生物学国家要点实验室副主任,二级研究员。
长期从事棉花性状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特征鉴定、基因资源和生物多样化、棉花质量创新和优良基因资源发掘等研究。 开拓了我国棉花种质资源分子生物学鉴定和彩色棉遗传改良研究,引领了棉花种质资源基因组学和彩色棉育种学科行业的快速发展。 近3年来,获得省部级一等奖第1位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5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25篇、sci论文18篇,累计影响因子170篇。 其中,年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genetics》上分别在第一和通信作者发表了3篇论文。 培养国内外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5人,其中留学生7人。
李建生,河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教授。 国家万人计划组长、岐黄学者、第六届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获得者。
多年来,围绕诊疗规范、治疗方案/技术、新药开发以及呼吸道感染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创新工作,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要点项目、国家公益性领域科研专项等8个项目, 获得国家教育成果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贡献奖1项,河南省高等教育成果奖各1项。 一作/通信发表中文核心论文47篇,sci收录23篇。
张金良,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理事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优质快速发展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国家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
坚守治黄一线30多年,作为黄河流域重大水电工程和水沙调控行业的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黄河调水调沙理论与实践研究,担任黄河古贤水利枢纽、洮河东庄水利枢纽、南水北调西线、黄河下游生态廊道建设等重大工程设计总工程师。 为建设黄淮海平原生态安全屏障,实现黄河长治久安和流域优质快速发展不断进行研究,取得了许多创新成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优质快速重大国家战术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2项、全国优秀水利四优金质奖1项。
朱彬,河南科技学院教授,河南省抗病虫育种专家,中原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现任河南科学技术学院小麦中心/河南省杂交小麦工程技术中心教授。
长期从事小麦育种科研和教育工作,在形态育种、高光效生理育种等小麦育种理论研究和品种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培育和宣传了百农62、百农64、百农160和低抗58、百农418、百农4199等一系列小麦新品种,累计种植面积近5亿亩, 曾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先进职工、全国粮食生产农业科技人员等称号,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庄巧生小麦研究贡献奖、河南省科技杰出贡献奖等奖励。
侯文邦,河南科技大学副教授,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现代农业研究所所长。
近年来,从事甘薯产业链扶贫工作以来,以甘薯产业为抓手开展扶贫攻坚和扶贫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成效。 河南科技大学组建甘薯科研团队,组建洛阳市甘薯产业协会任会长,建设甘薯脱毒快繁中心,为甘薯产学研建立产业平台。 积极承接项目,注册红薯产品商标,开展科学研究和产业推广。 地方科学规划甘薯产业,在脱贫攻坚大决战中,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坚强后盾,全程指导脱毒甘薯的种植,以各种形式培训贫困家庭和薯农,致力于智力扶贫、科技扶贫。 使农民增产增收,使贫困家庭摆脱贫困。 用甘薯产业帮助洛阳摆脱贫困的2300多人。
常俊标,河南师范大学校长、教授。 受国务院政府特殊补贴,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中组部万人计划担任100万人以上的工程领导。
30年来,围绕药物创新中的科学问题和前沿技术,在药物设计合成、作用机制研究和新药创制方面形成了系统的研究成果。 通过合成化学和生物科学基础研究的交叉和做法创新,突破药物创新瓶颈,研制的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1种创新药物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ⅲ期临床批准文件。 患有抗艾滋病和中风等自主知识产权者分别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申报有条件上市申请和ⅱ期临床试验。 获得发表science、nature等论文260篇的中国发明专利认可30项、美国认可5项、欧洲认可3项、实施专利4项。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各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河南省科技优秀贡献奖等。 国家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被授予国家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称号。 (来自河南日报顾客方面)
标题:快讯:河南7人荣获全国革新争先奖
地址:http://www.xunleidownload.com/xhxw/2330.html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