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229字,读完约11分钟
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移到了优质高速发展阶段。 多年来,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位居首位,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持续上升。 相对于其他主要经济体,中国经济的比较特点是,经济长期快速增长具有强大惯性力,财政、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和实施力度均明显大于主要发达国家。
在全球需要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率先确定了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方向,已经进入细节落实阶段,有时在应变的政策理念上领先一步。 从诸多维度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已取得明显成效,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显著增大。
经济增速只有保持合理区间韧性的增强,推进结构改革目标的实现,才能确保中国经济在未来的一个时期,稳定进入从高速增长阶段转为中高速增长的优质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经济的效益和质量将不断提高。
一季度我国经济开局良好
最近,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相继公布。 数据显示,中国经济进入年后开局平稳稳定。 季度gdp同比增长6.4%,超过多个国内外分解机构的期望值。 cpi比去年同期上升1.8%,比去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继续处于温和区间。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24万人,实现全年目标的任务近30%。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8%,高于同期gdp增长率。
一季度的数据不仅对预测全年经济走势,而且对推算十三五年期整体,甚至更长时期内中国经济的增长趋势都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通过横向比较,可以考察中国这样庞大的经济体在经历长时间高速增长后的增长轨迹是重蹈发达国家的覆辙还是另辟蹊径,对研究经济增长理论具有更重要的实证意义。
4月末公布的多个单月数据也印证了我国经济顺利增长的态势。 一是,3月,规模以上工业公司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13.9%,增长率较去年2月大幅回升。 增速变暖主要受汽车制造业、石油加工、钢铁和化工领域4个领域的影响。 这4个领域的合计影响所有规模以上工业公司利润增长率回升12.8个百分点。 二是4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pmi )为50.1%,连续2个月位于临界点之上,较上月有所下跌,为去年11月以来的第二高。
当然,不仅要为经济的顺利增长感到高兴,也不能忽视经济运营中的风险。 主要经济指标中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社会支出品零售总额增长率比上年下降1.2、0.3、1.5个百分点,表明经济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以可比价格计算,中国经济保持着年均约9.5%的高增长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进入十二五后,按照经济增长的常规规律,我国经济逐渐从两位数的高增长过渡到一位数的中高增长。 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中高增长阶段的减速换挡过程中。 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需要走可持续平稳健康增长的道路。 十二五、十三五以来,从我国经济运行轨迹来看,与一点发达经济体的经济转轨相比,我国经济原则实现了相对平稳的减速换挡,没有出现增速转轨中的悬崖式跌落,基本平衡了稳定的增长和调制结构。
中国经济具备三大
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利因素
着眼于未来的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动能,有足够的快速发展韧性和增长空间。 从横向比较来看,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不少差距,因此,推动市场化、城市化和国际化释放的能源无疑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从纵向比较来看,十三五以来,我国经济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与以往相比,有三个驱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利因素。
第一,服务业跃居第一产业。 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5.5%,跃居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 到目前为止,我国经济已经转变为服务业主导型经济。 近年来,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 今年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7.3%,比去年同期上升0.6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上升18.7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增长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1.3%,高于第二产业的24.4个百分点。 最终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1%,支出继续成为诉求的主导力量。
第二,工业快速发展提高质量。 从年数据看,工业利润质量不断提高,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广告主营业务利润率为6.49%,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 全年全国工业生产能力利用率为76.5%。 这两个重要指标都是历史高水平。 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新动能迅猛发展。 在年规模以上的工业中,战术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9%。 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9%;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为32.9%; 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战术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6%。 新兴产业在经济增长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三,创新驱动力加快。 一是研究和试验快速发展( r d )经费投入强度多次创历史新高。 年,全国r d经费支出比上年增长11.6%,研发密度为2.18%,比上年上升0.03个百分点。 创新支持力度继续加大,我国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 r投入强度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快速发展中国家前列。 二是创新生产持续提高,创新效果稳步增强,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年中国创新指数为196.3(2005年为100 ),比上年增长6.8%。 分行业看,创新环境指数、创新投入指数、创新生产指数、创新效果指数分别达到203.6、182.8、236.5、162.2,分别比上年增长10.4%、6.2%、5.9%、4.8%。 我国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创新能力稳步向优质快速的发展要求迈进。
当然,我们也必须冷静地认识。 年中国经济仍然面临着各种风险。 从外部环境来看,全球经济复苏疲软和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对全年出口造成压力。 世界主要经济体进入低速调整期,必须高度警惕外部风险。 从内部环境来看,一是本轮基建投资扩张侧重精准发力、结构优化,大水漫灌式的强烈刺激不重现,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投资倾向性不容易下降,投资仍存在下行压力。 第二,地方政府债务仍面临压力,去杠杆和稳定杠杆是一项长期任务。 三是居民收入增长放缓,杠杆率高制约增长空间。
宏观调控和各项政策
应该正确量力而行
4月1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评价了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下一阶段的经济政策走向。 会议认为,目前的经济下行压力除了周期性因素外,越来越多的是结构性、系统性因素。 面对当前稳定增长和确保就业的需要,宏观政策引导仍保持平稳的实体经济是下一个稳定增长的关键。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全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从6.0%设定为6.5%,时隔两年采取区间形式,在与去年经济增长率挂钩的同时,也没有将经济运行拉出合理的区间。 要确保实现今年预期年度的增长目标,宏观调控和各项政策要对比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最新情况,解决面临的最大风险点,正确发力,有方向地实施政策,确保经济顺利健康增长。
首先,用积极的宏观政策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党和政府多次表示,我国将多次改革开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加内生动力,承受下行压力。 今年的政府实务报告中指出,为了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减轻制造业和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是关键。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减税降费是公平普惠、刺激市场主体活力最直接有效的改革措施,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措施。 年减税和降低社会保险缴费措施,将减轻公司负担近2万亿元,预计将高于年负水平。 调查表明,各项减税减费政策落地,体现出政策实施对经济的正面作用。 未来减税减费的运用应进一步设计传导机制,提高政策的可比性和比较有效性,使减税减费的效果真正惠及公司。 在这方面,减税减费政策的精准化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具体实施还需要不断完善。
此外,近年来,各级政府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 从简政放权和放管结合两轮驱动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位一体全面推进,从点式推进迅速发展到线和面纵深。 未来要继续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落实简单政治放权、放管结合、服务全面改革任务的重要支点。 一是简单的政治放权侧重于多维度权力下放,首先是继续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分类整理,其次是处理上下级政府行政审批权限上的衔接问题,再次是处理审批不联动和重复问题,最后依法处理减费问题。 第二,加强监管重点是联合和责任追究,首先处理监管权力划分问题。 其次,创新监管方法手段三是依法加强责任监管。
其次,再就业优先政策惠及民生。 年7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将稳定的就业放在第一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交,就业优先政策得以实施。 就业优先政策首次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列为宏观政策,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就业为中心进行。 就业与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性,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稳定就业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稳定就业首先要稳定公司,特别要吸收就业人数最多的中小企业。 迄今采取的优化经营者环境、切实减轻公司税、融资负担等措施,旨在促进公司进入良性快速发展轨道,创造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数。
第三,妥善解决受管制的外部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经济出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我国经济外向度相对较高,但这是一把双刃剑,特别是在世界经济下滑形势进一步确立、孤立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的大环境下,对我国出口的不利影响逐渐显现。 面对外部挑战,我国需要加快全面改革深化和扩大开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培育新的产业集群,快速发展,推进产业升级,形成快速发展的新动能。 把压力变成动力,把坏事变成好事。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移到优质高速发展阶段。 多年来,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位居首位,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持续上升。 相对于其他主要经济体,中国经济的比较特点是,经济长期快速增长具有强大惯性力,财政、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和实施力度均明显大于主要发达国家。 在全球需要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率先确定了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方向,已经进入细节落实阶段,有时在应变的政策理念上领先一步。 从诸多维度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已取得明显成效,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显著增大。 经济增速只有保持合理区间韧性的增强,推进结构改革目标的实现,才能确保中国经济在未来的一个时期,稳定进入从高速增长阶段转为中高速增长的优质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经济的效益和质量将不断提高。 (作者是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
标题:快讯:从一季度经济数据看 中国经济已具备足够的快速发展韧性
地址:http://www.xunleidownload.com/xhcjxw/9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