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80字,读完约9分钟

自主创新之路就在脚下

——访天鼎联创密封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宋炜


石油,作为“现代工业的血液”,在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现代以来,由于社会发展需要,常规石油资源被过度开采和消耗,储油量日益减少。因此,早在 20 世纪年代,为实现稠油的有效开发,我国就开展了一系列实验,并为此潜心创研,但由于稠油黏度大、地层中流动性差等现实问题,一直难以掌握成熟的开采方式,成本居高不下,其中高温井下封控是公认的世界级难题。天鼎联创密封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鼎联创密封技术)以此为出发点,致力于打破桎梏,在董事长宋炜的带领下,历经七年躬耕不辍的砥砺前行,天鼎联创密封技术终成功研发出 350℃高温极端工况下的密封材料、核心零部件密封筒以及核心工具封隔器,在中石化胜利油田、中海油渤海湾海上油田、中石油克拉玛依油田各自 10 口井实验成功,为下一步高效稠油开采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天鼎联创 350℃高温井下封控技术的诞生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并被成功应用于中石化胜利油田和中海油海上油田的高温井下稠油热采先导试验。目前,TD350 新材料核心技术已经申请了专利 70 多项,获得发明专利 26 项,实用新型专利 25 项,国际专利 3 项。值得一提的是,基于 TD350 材料在石油开采技术方面的突出作用,获得了剑桥大学“华人榜”2019 年科技创新奖,以及 2018 年科技部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钟南山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通过了合肥通用机械产品认证有限公司产品特性认证,并在 2021 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智能制造与新材料领域 TOP10 榜单中名列第一。

拓新域,使命在肩勇毅前行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应变识变,求变奋进的开拓精神是中华民族能够保持长盛不衰的核心。身为一名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宋炜深知科技技术是国家强盛的根本、社会进步的核心。从选择热能工程专业起,宋炜就定下了要在此领域做出一番成绩的决心,此后通过他的不懈努力,在核工业密封领域已有所建树。由于密封技术涉及的领域和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所涉猎的学科繁多,所以宋炜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在从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到理论不断倒推、反复论证的过程中,他对密封技术也有着超凡的独到见解。他在核工业领域深耕多年,以专业和专注在这个千里马奔腾的时代为我国核工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江山代有才人出,矢志报国寸草心。原本以为会在核工业领域继续突破,再塑新迹的宋炜收到了中石化胜利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和中海油油服公司的邀请。稠油,作为非常规石油,其密度较大、粘度较高,常温下,稠油的粘度大于 100 平方毫米每秒,开采、储存和输送都较为困难。无数专家团队为解决此问题夙兴夜寐,深表入里深研了二十余年,依然无法攻克“高温井下封控”的难题。

唐叔贤院士代表苏州科技大学颁发产业化教授证书王玉明院士在天鼎实验中心指导工作

左为沙特王室基金香港公司合伙人 GyveLo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右全国侨联常委潘庆林


向着太阳出发,即使不能到达,也能以己之力让手中之花尽情绽放。宋炜没有丝毫犹豫,随即便投身于耐高温高压环空密封油田稠油开采研发的行列中,开启了人生波澜壮阔的新征程。“上天容易入地难”,即便密封技术领域涉猎广泛,在各个领域都是相通的,但要抓住关键点攻克难关还是异常困难。

在推进该项目的进程中,清华大学、中科院都与宋炜达成了合作,共同投入到项目研发中。在此期间,北京市丰台科委也为天鼎联创密封技术提供了科研用地支持。专家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加码,都不断加强着宋炜的信心。此外,“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核心驱动也不断鞭策着他奋楫争先。

春去秋来,七年光阴弹指一挥间便转瞬即逝,宋炜携手天鼎联创密封技术团队终于啃下了这块难咬的骨头,研发出耐 350℃、20MPa 过饱和水蒸气压力的高弹性复合材料。据悉,该材料集成了微观尺寸调控等多项创新成果,具备耐高温 350℃、高弹性和高强度。在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组织的专家研讨会上,包括科技部新材料委员会多位委员在内专家学者一直认为属于新材料领域的颠覆性创新。

以专业求卓越,以初心致匠心。谈及那段砥砺奋进的创研时光,宋炜诚挚地表示,形成燎原之势、生生不息的火种都来自于不肯放弃的点滴星星之火。他非常感谢中石化集团高级专家汪庐山、中国工程院王玉明院士,中国科学院唐叔贤院士,清华大学贾晓红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卢沃权博士、中国石油商会理事长刘岳先生等专家学者给予的鼓励,指导、支持和帮助。

如今,天鼎联创密封技术已经发展为一家专业提供极端温度(-196℃低温至 350℃高温)密封解决方案的技术公司,宋炜指出,在他看来技术研发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在于技术的创新、建立、示范和应用,尽管天鼎联创密封技术研发出了全球领先的稠油开发材料,解决了这一难题,但对于技术研发人员而言,在推进下半场技术产品化角逐的过程中,永远不能忘记研发和创新的精神。

英国帝国理工大学代表国际化合作中核苏阀低温阀门实验成功

LNG 卸料臂密封国产化科研团队中石油京唐首台套卸料臂密封组件国产化成功

塑核心,蝶变跃升时代强音

国家所需,社会所趋,就是青年所向。承压奋进研发出具有高温 350℃、高强度、高弹性、-196℃低温、低泄漏率,三高两低优势的密封新材料 TD350 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如果要让 TD350 新材料得到充分应用,则还需要研发出适合开采的关键零部件,制造出核心工具。

让潜在想象的落地实现,是科研工作者的使命,也是步入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宋炜不敢有丝毫松懈,他继续带领着团队夜以继日地投入研发,如果利用得当,TD350 新材料就能够制造出密封筒、高温封隔器、高温防喷器、高温 O 形圈等用于稠油热采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高温密封产品,还能够制造出卸料臂低温密封件、槽车装车撬低温密封件、BOG 压缩机低温密封件、低温 O 形圈等可用于液化天然气、液氢领域的低温密封产品。

天鼎联创密封技术团队朝着这个方向焚膏继晷、不懈努力,陆续研发出石油开采领域耐高温高压密封筒、稠油热采分隔器、O 形密封圈、抽油杆盘根等系列产品,LNG 领域超低温卸料臂密封,以及半导体刻蚀等设备的密封圈。该技术被用于中石化的胜利油田属于陆地世界首次稠油热采高温井下 5 年,近期对中石化胜利悬停井(因产量过低准备报废的井)进行技术改造,获得了成功,使原有准备报废的井重新达到了正常作业状态;中海油的海上油田属于海上世界首次 4 年,中石油 LNG 接收站 1 年(打破法国独家垄断),华星光电半导体领域 1 年(替代进口)。

中海油密封筒下井照片作为清华大学项目进中航油央企合作

强基基金首批发起人

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现阶段,天鼎联创密封技术已经完成了技术验证阶段,与中海油、中石化胜利油田、中石油新疆克拉玛依油田、航发集团以及中航工业均达成了合作关系,并凭借着品质精优、服务领先得到了行业内外的一致赞誉,宋炜也开始思考怎样才能够让技术产品成为商品,为行业提供更好的服务。这又是一个从零到一的过程,尽管举步维艰,但宋炜仍旧信心满满,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他始终相信路虽远,行则将至,也有信心能够触发新一轮的精彩,在行业内留下更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谋未来,全面布局行稳致远

“时序轮替中,始终不变的是奋斗者的身姿;历史坐标上,清晰的是奋斗者的步伐。”以科技技术开启的逐光之旅,在未来势必会走出一条更为广阔的大道。

2019 年,天鼎联创密封技术产品亮相阿联酋阿布扎比举办的石油展会,受到了多家石油企业的关注和合作邀约。尽管当时宋炜接受了四大中东石油公司的邀约,但由于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他的出行计划随即被搁置。多年来,宋炜始终奔赴在开拓新视野、勇闯新世界的征途上。对于未来,他提到了三点:第一,天鼎联创密封技术将继续扩大影响力,积极参加国际石油展。其中,阿曼石油公司已经向天鼎联创密封技术提出了合作试点的请求,公司也将积极参与推动该项目合作;第二,基于环保和双碳政策的战略目标,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连续保持多年高速率增长的发展态势,已经迈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尽管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得如火如荼,但在防火、阻燃等方面仍有所欠缺,天鼎联创密封技术刚好可以为此做技术支持。目前公司已经研发出耐 1000 摄氏度的隔热阻燃材料,正在开展测试认证,接下来就是要将该技术推广出去,进一步将其产业化和商品化;第三,目前我国半导体领域所有制造的密封类产品皆依靠于国外进口,如果不打破这个技术壁垒,终将会面临被国外技术卡脖子的困境,而这无异于是看着科技强国路上的绊脚石越来越尖锐。引领时代发展,走稳科技强国之路,是亘古不灭的真理。基于此,天鼎联创密封技术还将继续向半导体领域持续发力,做技术迭代,致力于从根本上消除限制国家科技发展、技术进步的隐患。

中国科技强国的号角已经吹起,从富起来到强起来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其中以自主可控的先进材料技术为核心技术创建新产业,引领行业进步和社会发展是一条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路虽远,行则将至,自主创新之路就在脚下,我们要把这条路走出来,一定可以把这条路走出来。


标题:天鼎联创密封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宋炜

地址:http://www.xunleidownload.com/xhcjxw/43591.html